中新网漠河12月2日电(邵天李 记者姜辉)“非常幸运,本来是想看冰雪,看驯鹿,结果看到极光了,这一辈子也值了”。1日夜间,很多游客在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看到了神奇的极光美景,来自上海的游客李珂激动不已,接受采访时说出了上面的话。
12月1日晚,“神州北极”漠河出现极光美景。漠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中心监测,12月1日和2日,我国可能出现地磁暴活动。极光是太阳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极光通常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夜间高空出现,当地磁指数较高时,极光爆发强烈,在我国漠河等中高纬度地区会出现极光。
“神州北极”漠河出现罕见红绿极光美景。漠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是从北京来的,我们现在看到了,刚刚有一点点的红,现在底下有绿,上面有红,我一会儿要去许个愿”。北京游客刘思宇兴奋地说。1日晚,我国多地同时拍摄到极光美景,其中,“神州北极”漠河出现罕见红绿极光美景。天南海北的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共同见证了冬夜里的幸运时刻。
中国天气网微博发消息称,我国地磁纬度较低,即便是较强的地磁活动发生时,也很难发生明显的极光现象,但是极光发生的高度往往在100公里甚至是300公里到400公里的高空,如此高度,足以跨过上千公里的地平线,当遇到合适条件时,有可能在我国新疆、黑龙江的最北端等极北地区见到极光。(完)
中新网迪拜12月2日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12月1日在迪拜举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院长傅成玉在会上表示,中国的企业家要走绿色发展全面转型之路。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src="//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23/12-02/4-426/edc1065f81724d188a1b3294dab21265.jpg" alt="当地时间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办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WBCSD、中国新闻网共同在阿联酋迪拜举办“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活动。图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院长傅成玉作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
图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院长傅成玉作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傅成玉认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走出了大步伐,在传统能源转型和工业转型也迈出了非常有力的步伐,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是往后看,挑战更大、更艰难。我们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傅成玉认为是工业体系规模大,二氧化碳排放存量大,存量减排是一个重大挑战。
在这个方面,傅成玉认为,中国的企业家要走绿色发展全面转型之路。
在傅成玉看来,尽管二氧化碳排放的存量减排中国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们也有很多技术和方法可以实现。首先,要大力的加快发展新能源。其次,要把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国策来抓,CCUS的意思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傅成玉解释到,绿色转型就是靠技术驱动,所以在CCUS中,中国特别强调“U”,就是将二氧化碳转化和利用,在这一方面我国已经有非常好的技术,目前中国在大力推广,企业家要进一步地往前推。
本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完)